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中文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抗击疫情,信息技术正担大任

  发布时间 :2021-03-14   Click :

庚子年新春之际,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在全国各个城市打响。在这场战争中,信息技术发挥着战疫情、保民生的积极作用。

01

大数据

 

 

在疫情早期,大数据理清人员流动,寻找风险点。

 

1月23日,武汉市政府宣布封城,断绝传染源输出,大众在为武汉人做出的牺牲而动容的同时,也在为已离开武汉的人群去向而担心。

 

当天,百度基于下载了百度地图app的用户地理位置数据以及用户自愿提供上传的信息进行了数据追踪,并结合大数据分析和挖掘等技术总结描绘出的武汉春运人口流向图。
 

该流向图显示武汉离城人口呈现天女散花状流向全国各地,其中四川省、河南省的部分城市以及重庆市部分地区的平均流入比率要高于其他省市。

 

这份人口流向图直观地向人们展示了潜在感染患者已经流向了全国各个省市,及时为各地的疫情防控起到了一定预警作用。

 

在最近的返工潮中,大数据再次发力。2月8日晚,一款“密切接触者测量仪”APP上线后获得网友一片好评。


这款由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国家卫健委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疫情防控大数据攻关团队联合开发的APP,通过深度共享国家卫健委、交通运输部、铁路总公

司等多家部委的数据资源,打通了数据壁垒,克服了各自公布数据特有的碎片化、不完整、颗粒度低等特点。

 

公众只需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就能获知自己是否与确诊病人、疑似病人同乘过一趟航班、火车、大巴,通过这种简单的操作,就能知道自己是否返程途中是否有被感

染的可能,既让民众安心,又方便寻找病患接触人群。

 


02

云计算

 

 

“停课不停学,停班不停工”,云计算大显神威。

 

因疫情防治工作需要,各地政府纷纷号召开展远程办公,学校开启在线课堂。无需特定终端,无需自建服务器,只需手机一键下载、电脑登录网页即可使用,操作简单、低成本,云计算的优异性在此时得到充分显现。

 

2月3日,春节后的首个非正式工作日,居家开视频会,这种体验也许是一幅独特的画面。

 

在线教育是云计算的另一个发力,从大学到小学,再到新东方等教育辅导企业,都将教室转到了线上,通过云端进行教学辅导、远程答辩,得益于云计算,知识的传播没有因疫情而受到影响。

 

云计算应用中更为重要的场景是远程医疗与政务工作。在物理隔离的前提下,线上成为了海量信息交互的关键节点,是另一个抗疫战场。

 

广东省委、重庆市委等多地官员均通过视频会议,与一线医护人员对话;浙大一院、中山五院等省级重点医院通过云视频实现远程诊疗,向地级、县域级医院展开“云端驰援”;国网新疆电力、苏州农商银行等与国计民生密不可分的行业,也最大程度将会议与工作放在线上。

 

 

03

物联网

 

 

物联网在返工潮后的疫情防治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返工潮开启后,大量人群聚集在城市火车站、机场,传统的温度计、额温枪等测温设备,需要一对一检查,检测速度慢,而且还需要近距离接触,不仅无法满足人群快速进站的需求,还存在较大的交叉感染风险。

 

而大立科技、高德红外等公司生产的红外热成像体温检测设备则能解决上述问题。红外热成像体温检测设备能够实现远距离(可达数米)、非接触式、多目标同时进行体温检测,是在公众场所甄别发热人群效率最高的一种方式。

这些系统外热成像体温筛查仪和一体化客户端为基础,以红外热图及高清图像处理、精确测温等技术为核心,能够实现区域人员识别、精确人员温度检测及基于病理的人体温度监控,在各类场景下助力疫情监控及响应机制的可靠执行。

 

在正式复工后,红外热成像检测设备有望在地铁站、公交站、办公楼等人流密集区域进行安装,继续为人们的出行保驾护航。

 

 

04

人工智能

 

 

红外热成像体温监测设备是物联网终端,物联网的大脑则是人工智能。

 

百度、旷视、商汤等公司纷纷推出了智能体温检测系统,使用红外和面部检测技术对在火车站、地铁、医院、社区和政府机关、企业办公的人群进行筛选。

 

该技术可以智能识别温度,并自动拍摄记录每个人面部,如果某人的体温在摄氏37.3度(华氏99度)或以上,则系统会发出警报,提示车站工作人员进行二次检查。

 

 

视觉AI“张大眼睛”之时,语音AI正夜以继日地拨打排查电话。基层街道社区的健康情况追踪和流动情况排查,是当前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一环。

 

但很多街道社区范围广、人员多、情况杂,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或走访,任务繁重又危险,难以快速完成。

 

针对这一战“疫”痛点,多家语音AI企业宣布为抗疫一线的各级政府、医疗机构、公益组织等提供专门的疫情防控机器人或智能全客服系统,自动拨号、记录排查结果,极大地提升了排查工作的效率。

 

在这场战役中,各项技术都在发挥着作用,为疫情防治做出贡献。但在这场战役中,我们更应该感谢信息技术传播信息的这一基本作用。

 

正是互联网、通信网络的存在,才能让我们及时获取疫情进展信息,才能让我们看到各行各业的人们为疫情防治做出的努力。

 

信息技术让我们心灵联系得更紧,在这一时刻,全国人民在一起,共战疫情。


上一篇:写给2021年,即将入场跨境电商行业的你!

下一篇:CEO贝佐斯的最后一封信:世界想让你做普通人,别信